为进一步深化“聚民意,惠民生”行动,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大柳镇人大在“办实事”的关键环节上下功夫,立足于“人”、聚焦到“事”,“零距离”走访群众,“面对面”收集民意,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盼。
紧盯为民实事“暖民之心”
“我们的菜场太乱、太脏了” “能不能帮忙把市场改造一下”市场群众围着走村串户走访的夏杰代表争抢着说道。
2022年12月份,大柳社区代表小组夏杰代表提出了改造提升大柳镇农贸市场的建议。收到建议后,镇人大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农贸市场进行实地查看,下决心把解决市场基础设施陈旧、功能配套不全、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作为此次改造提升的目标。镇人大督促政府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作为“暖民心”工程来抓,积极争取上级和镇财政资金。部分人大代表亲自参与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新建了市场管理办公场所、摊位、垃圾分类收集、下水配套、公厕、停车位标识划线等基础设施,完成了周边环境整治和宣传氛围提升改造,工程总投资约20万元,涉及30余家商户。改造后的农贸市场整洁有序,焕然一新。市场群众再次围着夏杰代表说:“太感谢了,我们干净买菜了”。
聚焦民生解好“燃眉之急”
“感谢代表的一条建议,修复了这座便民桥,我们出行、耕种不需趟水过河了!”群众每每经过这座桥都连声称赞,“这修的不仅仅是便民桥,更是政府与我们的连心桥”。
大柳镇第十二届人代会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李开春等代表提出“七户王村民组修建便民桥”的议案后,镇人大迅速带领相关部门实地查看、测算资金,第一时间向镇党委汇报并督促政府落实资金、编制方案。此桥是华严庵村七户王村民生产、生活出行的交通要道,之前的桥面狭窄已倒塌,村民出行、耕种要么卷起裤脚光着脚涉水,要么就绕道通行。修建一座便民桥,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成为华严庵村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件大事。通过代表们的建言献策,2023年6月,便民桥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
办好群众身边 “关键小事”
“安全,路和灯都修到家门口,我们晚上出行不担心安全问题”这是曲亭村群众接到省民调时的回答。
小事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镇人大代表郑世杰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曲亭街道部分道路硬化及旱厕存在问题。在听取意见后,郑世杰第一时间实地查看,曲亭街道约200米道路、公厕,因年久失修,无人管理,路面坑洼不平,特别是雨雪天气污水四溢,群众生活和出行更是不便。郑世杰代表将问题整理后反映给镇人大,在镇人大大力推动下,镇政府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专题协商,对问题“会诊”,合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提供相关扶持资金,对该路段约200米进行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对原有旱厕进行水冲式改造,安装分级式污水处理设施,连通污水管网系统。
助推乡村振兴“把脉支招”
充分发挥代表在群众中说话管用、号召力强、有威望的优势,通过邀请座谈、上门动员、宣传推介等方式,吸引外出返乡的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加入产业发展队伍。聚力打造滁菊、黄金梨、芡实、瓜蒌等特色产业链,采用“公司+农户”、“村企联建”等形式,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2023年1月份,镇代表张开军在入户收集到曲亭村群众胡明想通过项目在街西组建食用菌大棚后,第一时间向镇人大报告,镇人大立即开展走访调研,帮助谋划、协调项目资金约90万元,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激活了产业发展动能,保障了群众就近就业,带动了130余名群众致富增收。(大柳镇人大:王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