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 10 月份中央人大工作 会议上讲话强调:“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近年来,南谯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探索和实践, 以人民立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大优势,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将人大监督贯穿于为民服务全过程,加强对政府重 点工作的全过程监督,不断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
多措并举,落实全过程监督实效倍增 一是明确监督重点。
一是明确监督重点。南谯区人大坚持把保 障改善民生作为监督重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 南谯新区教育发展问题,组织代表在深入海亮学 校、乌衣幼儿园、第十中学和第四小学实地调研 视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监督意见。特别是 针对新区师资力量配置不足、财政投入仍需加大、生源流失逐年增加、民办教育占比过大等问题,提出四个方面的审议意见,积极推进新区教 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政府为民十件实事办理情况、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情况和对实事长效机 制建设、民生项目的科学论证、严格工程监管等方面提出视察和询问意见。常委会还对南浦一级公路(南浦滁河大桥)项目进展、市五院新院区建设运行、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房盘活利用 情况开展进行重点监督,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或改进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收到了良好成效。
二是广泛听取意见。南谯区人大在实践中 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完善监督方式方法,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在督查调研过程中,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和群众座谈会,将实地检查与随机 抽查、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评估。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队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专门到村民家中和企业车间等了解实际情况,广泛倾听民意、集中 民智、问计于民,推进监督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 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对“代表评营商、助力亭满意”主题活动开展,广泛组织代表深入企业听取意见,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形成了针对性较强 的调研报告,并跟踪督办审议意见,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材料,真正体现了寓监督于支持和促进之中。
三是切实推动工作。南谯区人大以加强监督力度、突出监督实效为抓手,依法创新行使人大监督职权,推动相关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效果。今年印发《区人大常委会对区人民政府工作 部门开展“三问一评”工作监督暂行办法》,对 28 家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开展以“年初问打算、年中问进度、年底问结果、工作情况评议”为 主要内容的工作监督,通过形成一套完整的“闭 环”,确保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2月份,8家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围绕“年初问打算”在区人大常委会上口头报告了 2021 年工作安排。 4 月份,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题听取了各相 关工委关于20家对口联系部门“年初问安排” 书面审查情况的汇报。7月份以来,区人大各对口工委采取“听、看、查、议”等方式开展集中调研,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被监督评议单位工 作情况,计划形成“年中问进度”调研报告,经主任会议研究通过后反馈给各部门,帮助查找问题和不足,推进全年工作任务落实。
四是务求群众满意。南谯区人大创新审议 方式,实施审议意见卡制度,完善审议过程,增 强监督实效。深挖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履职潜能, 要求每位委员会前开展相关议题的调研,了解掌 握审议事项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填入“审议意见卡”,作为会议发言的主 要依据。此举既有效避免了因审议时间短而形成的“只听不议”或“议不入题”的现象,又激活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履职热情,增强了对专项工作的审议能力。完善会后督办制度,制定《审议 意见处理办法》,实行分管副区长和法检两长报告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制度,常委会采取无记名投 票方式对其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测评结果为不满 意的要求重新办理,直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今年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贯彻执行情况等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积极推动相关问题解决,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学思践悟,推动全过程监督紧贴民生
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人民通过人大监督来保证国家机构按照人民的意志运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事。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就是接受人民的监督。人大监督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贯穿人大监 督全过程。
一是坚持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作为 人大监督的重点。确定监督项目,是人大监督的 首要任务,确保人大监督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贴近实际、关注民生。监督项目确定的是否科学 合理,将直接影响监督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监督工作的满意度。要坚持把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作为人大监督的根本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关切作为人大监督的着力点,紧紧围绕解决 脱贫攻坚、环境、三农、医疗卫生、教育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人大监督的重中 之重。
二是坚持开门监督,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人大行使监督权的过程,就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就是维护人民利益的过程。 因此,人大监督必须开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 议。“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在实际生活中执行得如何? “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改 进?对此,往往是群众心里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开门监督、广纳民意,可以使人大监督更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增强实效。能听到更多群众声音,能使人大监督更好地接地气。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 盼”。推动问题解决,方显监督实效。人大监督 就是要抓住那些影响法律实施、制约工作发展、 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查清病灶、对症下药, 进而推动问题解决、工作改进、法律实施。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是检验 人大监督的效果的“试金石”。
四是坚持全流程全要素监督,力求群众满 意。人大监督不是一次性的,不是“一查了之”“一 听了之”“一审了之”“一问了之”。它是一个 完整系统,应该是既重过程、更重结果,直至取 得让人民满意的实际效果才算告一段落的。实行 全流程监督,狠抓整改落实,让人大监督落地有 声、杜绝“半拉子工程”,就是对人民负责、让群众满意。
总之,人大监督坚持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关切作为着力点,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 议上要求:“要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才能真 正做到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满意”。 (作者:南谯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